•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港航信息化发展三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7-12-15 13:47 浏览量:0

    港口和航运业虽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但因为其关系着全球贸易的命脉,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始终保持着领先。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通讯等新一代技术不断涌现的当下,港航业信息化发展的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从个人视角来看,港航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趋势一:从智能化到智慧化

    在互联网向物联网延伸的过程中,泛在的信息系统和万物的互联互通都对航运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港航信息化正处于智能化时期,并向着智慧港口、智慧航运的方向发展。

    港口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智慧港口是港口信息化继信息港、数字港、智能港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1]。港口作为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的必经节点,天然地汇集了大量信息。最初,港口的信息化只是解决了码头业务管理,这个阶段就是“信息港”状态;随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业务无纸化的发展,港口出现了对内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对外的电子数据互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系统,这个阶段被称作“数字港”;后来,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993年在荷兰鹿特丹港投入运行,全球港口逐渐过渡到将信息系统与港口机械化相结合的新阶段,信息系统开始支配港口机械的调度权,涌现了一批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码头,这个阶段被称为“智能港”;未来,整个港口除了自身装卸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还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广泛地感知更多信息,如集装箱状态、港机配件工况、设备能耗、车辆位置等,同时结合预约抵港船舶信息、预约提箱信息、码头气象信息等外部信息,由数据中心融合多维数据分析后,从优化调度、科学保养、节能减排、预防拥堵等多个方面自主管理,体现出由知识系统代替人进行关键决策的特点,这个阶段将会成为“智慧港”。

    航运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智慧航运是航运信息化不断沿着上下游延伸的一个新阶段。早期,航运信息化主要是解决单点业务功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例如解决船舶管理、堆场管理的具体系统;后来,航运业务链条中的上下游节点之间呈现出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协同信息化应用,例如电子单证交换系统和船岸一体化系统等,这一阶段称为“链式协同”阶段;未来,整个航运业务链条的所有参与者间都将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从而在全航运产业链上体现出“群体智慧”,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上下游协同的货物追踪、通过电商交易记录和货主报备产生运价指数、通过船上的传网络和船舶间的自组织通信解决船舶航行安全和运力调配优化等。

    港航智慧化的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一方面,得益于海事基础通信成本降低,如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推出了海上宽带入门级业务即Fleet Broadband 150服务、FB500、FB250可以有效降低船岸信息交互成本;另一方面,得益于港航大数据技术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挖掘数据价值、辅助决策优化,并预测市场、掌握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合理控制成本。

    趋势二:从系统化向平台化

    “互联网+航运”既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对航运产业效率提升的一种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所代表的平台经济对航运业传统经济模式的一种再造。平台经济以其“外部性”特征和对“长尾”市场的独特吸引力,逐渐改变着整个港口、航运业。在互联网作用下,信息交换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因此整个产业更趋于扁平化,中间环节被压缩,标准化程度更高,分工更细致,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

    目前,以“互联网+航运”为路径的航运业务模式创新平台型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70家,其中有5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分别是亿海蓝、物润船联、乐舱网、船货网、壹联网,同时还有一些已经在业内形成较高知名度的平台如船老大、码头网、泛亚电商、一海通、金马云、海空网、航运城、大掌柜、货代助手、九爪鱼、神海航运、海商通、找船网、舱位宝、海运订舱网、超级船东、长江汇、CargoSmart等;除中国以外,世界上知名的航运互联网平台还有丹麦的Youship、美国的INTTRA、德国的GT Nexus和Kn-freightnet、英国的Shipserv等。

    2016年,以“互联网+港口”为目标的港口业务模式创新平台在中国也已突破10家,包括上海港“1港通”、宁波-舟山港“易步通”、天津港“电子商务网”、青岛港“物流电商平台”、大连港“蓝迈”、营口港“港融”等。这些港口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涉及口岸通关一体化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电商、数据对接、业务预约、SAAS云服务、船舶供给等方面。

    近两年,在航运大数据领域涌现了以美国的IHS、以色列的Windward、德国的Vessel Tracker、挪威的Xeneta等公司为代表的一系列航运大数据企业,中国则涌现了亿海蓝(船讯)、船达通(龙船)、义为、宝船、Hifleet、i跟踪、箱讯、第e物流、海运圈商务网和港航大数据实验室等一批大数据创新平台。

    趋势三:从垂直化向融合化

    交通、物流、贸易业务的垂直切分现状

    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在业务需求驱动下,按照梳理后的业务流程来实现信息化系统建设。长期以来,虽然国际贸易依靠国际物流实现货物运输,而国际物流依靠交通运输服务完成货物的空间位移,但是交通、物流、贸易三个业务却被垂直分隔开,这种现状导致了三个业务所对应的信息系统也相互分离。

    2016年,商务部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托盘标准化,其中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多项物流环节标准。2016年9月,国务院转发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明确大力推广托盘(1.2米×1米)、周转箱、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鼓励企业建立区域性、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以“集托网”为代表的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正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从贸易端货主处切入,改变物流业与集装箱运输业的托盘标准。

    2016年底,阿里旗下的一达通联合马士基推出“舱位宝”,从物流平台逆向整合海运订舱平台业务,并且最终服务于阿里的国际贸易平台。

    上述两个事件所呈现的商业行为中,可以看到贸易、物流、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正悄然逼近。此前曾有研究显示,航运电商特别是货运类的航运电商发展将会经历货运平台、物流平台、贸易平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大约各需要五年,每个阶段的核心业务和服务水平都将逐步升级,并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现在看来,贸易平台逆向整合物流平台和货运平台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不论是哪种发展路径,交通、物流、贸易的跨界融合总的历史趋势已经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