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安徽交通先行拉近长三角“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2-01-28 15:59 浏览量:0

2020年12月22日,作为安徽首条通往上海的外贸直达航线,芜湖至上海外高桥“点到点”外贸直达航线开通,两地货物运输时间由原先7天以上压缩至3天以内。

2020年12月26日,205省道铜城至冶山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瓶颈路打通,对家住安徽天长、工作在江苏南京的徐先国而言,通勤之路更加畅通。“以前上下班要两个小时,一周只回来一两次。”他说,现在两地实现了同城化,可以天天回家了。

2020年12月30日,宁淮铁路天长段正式开工。“高铁通车后,天长到南京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到合肥预计只需1个多小时,真正实现加快对接大江北,融入南京都市圈。”天长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於旌方欣喜地说。

交通快速发展带来“时空收缩”效应,安徽合肥与沪苏浙将形成“1小时朋友圈”。

近日发布的《安徽省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方位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联网优化、运输服务提质升级、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

16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天长市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三面被江苏省5县(市、区)环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成了铁路网规划的盲点,至今未通铁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天长迎来了交通发展的重要机遇,宁淮铁路建成后将结束天长不通铁路的历史。

於旌方介绍,“十三五”以来,天长市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谋划宁淮高铁、宁天城际二期两条铁路,努力变区位优势为交通优势。

如天长一样,“十三五”以来,安徽各地推动交通运输全面对接沪苏浙,郑徐、杭黄、商合杭、郑阜、合安等一批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目前,安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329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位,16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28个县通达高铁,基本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安徽在全国铁路网特别是高铁网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根据《方案》,2025年“轨道上的安徽”将基本建成。安徽将实现铁路网覆盖90%以上的县,80%以上的县通达高铁;合肥与沪苏浙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至1.5小时客运服务,合肥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推进高速公路“县县通”到“县城通”

205省道天长至南京段是全线最为繁忙的路段之一,铜城至冶山段瓶颈路打通后,物流需求更加旺盛。

邱良山的天长天汽运输公司共有100多辆物流配送货车,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他感受颇深。不少驾驶员反映,205省道通车后,通行条件明显改善,不仅通行时间缩短了半个小时,货运量也增加不少,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

天长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玉龙介绍,“十三五”期间,天长切实加快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消除省际“断头路”,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亿元,新增高速公路54公里、一级公路80公里,宿扬高速公路天长段等一批省际公路先后建成通车。

消除省际“断头路”,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安徽深化东向对接,加强与沪苏浙通力合作,省际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泗洪至许昌、宿州至扬州、徐州至明光、芜湖至雁翅、济南至祁门砀山段5条高速公路先后贯通,来六、蚌埠至泗洪、黄千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安徽段即将开工,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方案》,安徽还将谋划建设一批东联沪苏浙、西接中西部的高速公路,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层次结构,提升省际高速公路通达能力,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加快实现高速公路从“县县通”到“县城通”。

打造通江达海现代港口群

芜湖至上海外高桥外贸直达航线的开通,为安徽外贸企业带来了实惠。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负责人丁昊告诉记者:“原先我们的货物从芜湖港运到日本东京港需要挂靠太仓港口,耗时10天,现在六七天就能到达,每月货运量提升了15%至20%,运费能省5万至10万元。”

芜湖申芜港联物流公司是一家货代公司,企业负责人余林也感受到了直航带来的“春风”。“直航能缓解港口拥堵、不可抗力导致中途封航等问题,船舶挂靠各港口所牵涉的衍生费用也都可以避免。时间成本的节约提升了用船率,整体货运量也得到提升。”余林非常看好芜湖港的未来,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

近年来,安徽加快港口资源整合,以芜湖至上海航线为核心,省内水上巴士“合芜小支线”(合肥至芜湖)、“皖江小支线”(安庆至池州至铜陵至芜湖)为两翼的“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新格局基本形成,集装箱港口运营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方案》,安徽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继续推进港航资源整合,布局形成以芜湖、马鞍山港为核心,安庆、合肥、蚌埠、池州、铜陵、阜阳、淮南港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打造串点成线、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群;推进连接沿江、沿淮主要港口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实现港口与铁路、公路运输衔接互通。

友情链接: